免费书城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拔剑 > 第127章 阴差阳错(八)

第127章 阴差阳错(八)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孤有一事想请先生去做。”,冉强没有虚礼,直接进入了正题,对于赵爽这样沉迷于算术,不擅长官场的人来说,直来直去更能让他们轻松。

“请大王下令。”,赵爽拱手,虽然他性格平和,举手投足不亢不卑,和岳山有些相似。但,现在他心里有些不安。自入了翰林院以来,作了从三品的院士,每月除了俸禄外,还有额外的锦帛用来习学算术,日子过的赛过神仙,无比逍遥。虽然他和人交往不多,但依旧看的出来,邺城的大小官员对他们是既羡慕又嫉妒。同院的马训和太史元虽也招人嫉妒,但两人一个制作了兵器、印刷机,一人建造了前所未有的大海船。唯独自己,什么功劳也没有,心里哪能没有愧疚之意。

冉强没有考虑到赵爽的这些想法,翰林院的建立是他的愿望,他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重复一遍别人走过的称霸历史。他可以拔剑杀了所有阻挡他称霸的拦路人,但这样他却无法改变千多年以后中国败在自己人手里。除非敢拔剑的是一直被当作愚民的百姓,是的,他印刷书籍、建立翰林院,想要的就是有一天人们不再是愚民。

“孤想请先生创造出不用算筹计数的方法来。”,冉强看着赵爽。

“不用算筹?”,赵爽惊讶的看了看冉强,自古以来用算筹计算已是常法,若是不用算筹,那怎么计算?

堂内又沉静了下来。结亲这样的行之有效的对策都被否决了,何况这还是羌人主动派人前来亲求的。一时哪里还能找得到比这个更好的计策呢。即便素来以计谋享名的岳山和老大人韦謏,也暂时想不出来更好的对策。

冉强把眼光转向了其他三人,李农本是带兵之人,对于这种钩心斗角本来比不得久在朝堂的郎闿和胡睦。他之所以能进入内阁,完全是为了因他手握兵权安抚于他而已。当然,其中冉强也有内阁须有军人在内的想法。

“姚襄比之其父姚戈仲,更熟悉和羡慕中原之学。羯人已经衰败,石琨、石祗皆碌碌无为之辈,此人一向颇有见识,决不会因求亲不成前去辅佐羯人,你们大可不必忧心。”,冉强边想边分析道。

“若是羌人投靠鲜卑燕人如何是好?”,李农插话狐疑道。

“不会如此,姚襄久习中原诗书,心高气傲,常以中原为正统,岂会转而投靠鲜卑人?”,冉强摇了摇头。事实上姚戈仲临死的时候,也特地的嘱咐过姚襄,要他奉晋室为主,认定胡夷终非不能成为中原主人。现在还有谁比冉强更清楚姚襄以后的作为的呢。

“不错,九数书写复杂,孤想请先生用简易符号代替,如此则书写简便。”,冉强说的有点乱,事实上他也一时不知道怎么说的清楚。不得已,他干脆拿过笔来,写了一到九的九个汉字。

“若是如此,大王可派朝中大臣,前去安抚姚襄,若是羌人有意投靠大王,自然会顺势而为。”,岳山提出了想法。

冉强点了点头:“孤正是此意,都察院常高亮熟知礼仪、口舌机变,乃姚襄倾慕之人。就升常炜为礼部尚书,前去招抚姚襄吧。”,他心里已经选定了现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常炜,空出来的都察院职位,他另有打算。

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,事实上邺城的官员们都不是很明白,魏王为何对常炜这么青睐,胡赵时仅仅是大司马从事中郎的常炜,短短一年多的功夫,就被升到了正二品礼部尚书重臣之列。这样的升官速度,只有岳山能比,但岳山凭借的是曾做过大将军府长史,本是魏王的心腹之人,升官快,也是情理之中。可这常炜凭借的是什么呢。

邺城翰林院坐落于城北,是两重新建成的飞檐走瓦宫殿式的院落。事实上这并不是冉强想要的东西,他心里有更好的想法,只是现在不得不让位于稳固四州流民。下午冉强特地到了翰林院,昨晚他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了。

冉强见到赵爽时,赵爽正拿着尺子执笔在写着什么。独自进来的冉强没有引起的专心写算的赵爽注意,直到他写完抬起了头,方才发现冉强正看着他几案上的纸。他急忙站起来行礼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